结核科开展硬质支气管镜治疗效果好
文/黄宗富 钟欣欣
10月3日,我院结核科应用硬质支气管镜进行了一台甲状腺癌严重浸润压迫气管介入手术。该患者为79岁女性,因“发现颈前肿物3年余,气促1月余”而入院。入院后进行CT检查提示气管上段距声门2厘米处开始被肿瘤浸润压迫狭窄程度达95%,中段受肿瘤外压,狭窄程度80%,进行颈部肿物淋巴结穿刺,病理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难以平卧休息,痛苦万分。其家属曾携带影像及病理学资料到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进行咨询,无法进行外科手术治疗,遂转我院结核科进行介入治疗。
由于患者年齡较大,病情严重,经电子支气管镜球囊扩张、高频电肿瘤切除,治疗风险高,且难以凑效。科主任曹赋组织科内人员讨论治疗方案,科内医师及参与手术的护理人员一致认为在全麻下,硬质支气管镜鞘管铲切肿瘤,若出血量多则应用鞘管压迫止血,接着用喉罩连接呼吸机经电子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切除硬镜盲区残留的肿瘤组织,随后利用硬镜鞘管扩张气管中段受压迫的部位,最后在硬质支气管镜下置入气道支架,這样进行治疗,整个过程都能够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为病人的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经该科介入团队的努力,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气管梗阻缓解。
氢曹赋介绍,该科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引进了德国KARL STORZ硬质支气管镜,并于今年8月28日成功开展硬质支气管镜治疗技术以来,已成功为多名中央气道病变的病人进行治疗,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未出现并发症。该项技术的常规运用,标志着我院已成为广西区内继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院、第二附属医院、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之后,区内第四个能独立进行硬质支气管镜诊治的单位,玉林市的呼吸内镜诊治水平又登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硬质支气管镜最早出现于希波克拉底的记载,用一个管子插入病人咽喉进行通气。现代的硬质支气管镜则是出现于19世纪末期,德国的一位医师用金属管进行气道异物取出,该技术曾经一度风糜世界,但由于需要全身麻醉、操作难度较高,出现软镜后,该项技术短暂沉寂,即使在内镜技术异常发达的北美地区也仅有不到4%的呼吸科医师掌握该技术。由于硬质支气管镜有着硬质管状的物理特性,随着现代麻醉学、呼吸道介入技术发展、呼吸机的普及,硬质支气管镜在介入治疗的强大作用得到重新认识,诊疗范围越来越大,扩大到了以下几个方面:取异物(各种吸入性异物、支气管结石、置入的支架等);气管和支气管狭窄;气管和支气管软化及气管食管瘘、中心气道阻塞;良性、恶性肿瘤;气道外压性狭窄;各种气道介入治疗:球囊扩张、支架释放、激光、电凝切、冷冻及氩等离子体凝固。目前我科已完全掌握了该项技术,必将为我市病友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呼吸内镜治疗,造福社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