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会名医丨陈芳梅:做一名有温度的麻醉专家
陈芳梅,2005年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毕业后一直在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从事临床麻醉工作。2014年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进修,2019年获得副主任医师职称,多次获得医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医生荣誉。
手术室“精灵”,责无旁贷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认为麻醉就是给患者打一针,把患者“麻倒”,剩下的就是手术医生的事了。陈芳梅毕业开始接触麻醉,由一开始的“麻醉小白”到现在逐渐成熟,她说:麻醉真的并不是打一针那么简单的事,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承担的责任并不比外科医师少。当一名患者开始准备手术时,麻醉医生便开始了他的工作流程:来到患者床旁进行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术前麻醉科普宣教,结合病人情况做好麻醉计划 ,优化麻醉方案,手术中,麻醉医生是病人的生命守护者,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我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麻醉手术能安全顺利的进行。手术结束后,我还要负责患者复苏,直到送返病房,对术后患者要定期的访视。麻醉科医生就是一群行走在手术室的“精灵”,默默守护着,每一台手术患者的安全,都凝聚着我们的努力和心血。
陈芳梅默默守护每一台手术患者的安全
医学是信仰,向光而行
有位著名的眼科医师陶勇教授曾在他出版的一本书《目光》里题词:医学是信仰,向光而行。这短短的一句话,像烙印般印在陈芳梅的心里。她说,我是麻醉医生,我要尽我所能给我的病人带来一束温暖的光。记得去年有一次夜班,接到急诊电话,告知说有一个五十多岁的急性胰腺炎的病人要进行急诊剖腹探查手术。接到电话,陈芳梅也警惕起来,记得以前在学校见习的时候带教老师曾说过这么一句话:重症胰腺炎,特别是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都是“九死一生”,所以对这个急症特别的深刻。她迅速查阅了病人仅有的一些病例资料,做好麻醉前准备。该病人走的是急诊绿色通道,直接从内科病房转入手术室。看到病人那一刻,心里倒吸了一口凉气,病情比初步了解的更严重:急性重症胰腺炎、感染性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大量的腹水,胸水,合并心肌、肾脏、肝脏的损害。考虑病人病情重,麻醉风险非常大,随时危及生命,立刻汇报了科主任,按照计划,桡动脉穿刺、深静脉穿刺置管、诱导插管、麻醉维持、容量管理,内环境调整,在大量的血管活性药的维持下,生命征还算稳定,外科医师进行了胰腺包膜切开冲洗、腹腔冲洗引流。手术麻醉过程顺利,手术结束后送重症科继续支持治疗,经过重症科及普外科医护人员的倾力治疗后,术后15天转回普通病房,术后一月余康复出院。过了几个月后,突然收到了这个病人及家属送来的锦旗,感谢我们麻醉医生的倾力付出,保驾护航,作为幕后一个默默无名的麻醉医生,还能被病人记起、感恩,这真的是一个意外,也是一种感动,是她给病人带来了一束有温度的生命之光。
陈芳梅在工作中
其实,温暖是相互的,有时候患者也同样能给医生带来温暖的光。记得十年前,也是一次夜班,有一个急诊手术,是一个22岁的女孩,急性阑尾炎,进手术室时,满脸的焦虑和恐慌,陈芳梅安抚住她的情绪,告诉她:放心,不疼的,你安心睡一觉醒过来就好了。手术很顺利也很快的完成了,当她如梦初醒般睁开双眼,是那样安静、配合;当陈芳梅拔出气管导管,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终于舒服了,谢谢!当陈芳梅再次回看她的时候,她露出了甜甜的笑容,轻轻地问:“手术成功吗?”说完还对陈芳梅调皮的挤了挤眼睛,那一刹那,深深的触动了陈芳梅。一个22岁的女孩,因为小时候一场车祸夺去了她的左臂,那张白皙而干净的脸,没有了当初的恐慌与焦虑,满满的都是坚强、阳光、乐观。
去年五月份,普外科有位24岁女性患者,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前对手术和麻醉充满恐惧,经过陈芳梅麻醉前访视的心理疏导,术中术后给于舒适化麻醉管理,患者安全、舒适、满意的渡过围手术期,出院时送给陈芳梅一幅锦旗,锦旗上写着“梦中不知刀刀痛,清醒方晓麻醉功”。锦旗尤如给了陈芳梅的一束温暖的光,驱散了她的疲惫,在往后的职业生涯里也一直影响着她,提醒她做一个有温度的麻醉医生。
陈芳梅:做一名有温度的麻醉专家
学无止境,砥砺前行
在现在逐渐老龄化的社会形态下,以及日益发展的医疗技术,老年病人、合并症并存的病人手术逐渐增多,对麻醉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但学无止境,陈芳梅一直都在学习。在工作中,陈芳梅是一个喜欢“多管闲事”的人,她经常会关注当天手术中那些特殊的手术或者是特殊的病人,只要有空余的时间,她都会到那些手术间看看,或者帮帮忙。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陈芳梅觉得每一个麻醉医生对麻醉都有他独到的见解,都能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经验,纠正平常工作中做得不好的地方,逐渐优化自己的专业水平。近两年来,在覃广业主任、黄建平副主任,还有整个麻醉科团队的协作下,她积极参与了无痛纤支镜、纤支镜下治疗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等等一些高风险新技术的麻醉,这个过程同样也让我快速的成长。
陶勇教授在他的书里写过这么一句话:所有的技术和制度都只是手段,我们首先需要做到的,是从内心深处践行“以人为本”。陈芳梅说,作为一名麻醉医生,即使没有光环,同样也可以很精彩,愿做一个有温度、有技术的生命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