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从出生开始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们不会走路甚至不会说话,他们需要父母整日的悉心照顾,有些孩子从很小的年龄开始就需要不间断的进行康复训练,他们其实是一群非常可爱的孩子,这些本应该活泼开朗的孩子不幸变成了折翼的天使,他们汇聚起来变成一群特殊的群体——脑瘫儿童。
20岁,青春刚刚绽放,美好的情感开始萌芽,理想的号角刚刚吹响,这是一个让人羡慕甚至嫉妒的年龄,可是刚刚20岁的小田却总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感,这是脑瘫吧一个真实的故事,小田由于先天性轻微脑性瘫痪走路和常人有些不同,可是幸运的是:她的语言和大脑发育都非常良好,现在她已经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我们来听听一个脑瘫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才意识到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小伙伴好奇的目光,老师小心翼翼的关怀,我能觉得出异样,可是我不知怎么去表达我内心的想法,我疑惑,为什么我与别人不同;我难过,为什么我走路难看?但是我又不敢问,一是那时小,懂得不多,二是怕爸妈难过,后来的后来,才明白,自卑这个词,早就告诉了我答案。
因为我的语言中枢并未受损,10个月已会说基本的双字词汇,走路虽然不正常,但还是可以走的,翻爬也都会,妈妈此后一直帮我训练并告诉我:“上天待我不平,但它没有挡住我前进的路。”
我也很感激,父母没有选择把我关在家里,而是让我和别的孩子一样。"我们陪不了你一生,所以终有一天你要自己面对生活"这是几天前我问起爸爸当年的决定时,他的回答。
成长路上,一路跌跌撞撞,和父母一起去北京住地下室为了手术,每天放学去一个推拿师爷爷那按摩···岁月一点一点流逝,父母也渐渐老去,我学会了不在意别人的目光,最终考上了大学,甚至还同意妈妈给我办了残疾证。
我知道这个社会对脑瘫患者有太多的不平和轻蔑,所以我只想凭自己的力量去获得一些公平,让我的父母获得一丝欣慰,别因为我而丢脸,养育我长大已让他们耗费了太多心血,我希望可以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告诉他们,即使我曾经折翼,我也会坚定勇敢,无惧未来。
脑瘫孩子和他们的家庭需要承受很大的社会压力,而脑瘫本身对孩子的危害也不可忽视,上文可以看出脑瘫对小田的心里产生自卑同时对她的运动功能也产生影响,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危害?我们一起来看看:
心理异常
俗话说“治病先治心”,脑瘫小孩也是一样的,因为对于脑瘫小孩来说,情绪障碍是不可忽视的心理疾病。小儿脑瘫给患儿造成诸多不便,使活动受到限制,需长期、终身康复治疗。社会上对脑瘫患者的歧视和偏见,使患儿紧张、焦虑、恐惧,担心被人讥笑,感到处处低人一等。
沉重的疾病负担使其情绪消沉、自卑、自弃,如患儿感到孤独、不幸、悲观,甚至有严重的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及羞耻感。恐慌症多见四肢和躯体运动障碍患儿、痉挛性患儿多见,其表现为发抖、心悸、出汗、呼吸短促、虚弱、害怕失去控制甚至窒息。恐慌行为多发于年长患儿,害怕拥挤、人群及声音,喜孤独自玩。
行为异常
脑瘫患儿的行为异常表现为性格改变,如固执、多动、冲动、社交退缩、强迫行为、攻击行为甚至自我伤害。脑瘫患儿最常见的强迫行为2岁时即能表现出来,主动表现反复固有动作,如检查、重复整理和排列动作、反复头动和伸手、重复单词、焦虑和机械重复操作行为,同时还兼有害怕情绪。另外,还可表现为选择性缄默症,主要表现拒绝与任何人接触及说话,该症与人体气质差异和生物学的易感性有关,常伴有焦虑、恐慌、害怕注视、担心受社会歧视和恐怖。
现实中有很多脑瘫小孩的智力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统称为认知障碍。儿童认知功能涉及学习能力、智力、记忆力及注意力等多方面。脑瘫患儿存在的认知障碍为国内外众多学者证实。如记忆障碍、学习新事物、记忆及集中精力困难。认知障碍是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患儿的认知功能,主要取决于脑损害程度,遗传和环境因素也有一定的作用;另外,患儿的情绪和行为也能影响学习潜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