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首页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大讲堂 › 文章详细
小崔不抑郁││“小吃货”也许隐藏着大问题
【发布时间】:2016-11-4 17:54:22 【类型】:健康大讲堂 【点击次数】:1828

 注:文章转载自【小崔不抑郁】微信公众号。【小崔不抑郁】创始人崔永元力邀资深心理专家,为您提供有趣有用的心理学原创干货。

  倍受瞩目的明星设计师维多利亚·贝克汉姆曾公开声明自己早年在“辣妹组合”时患有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更在2003年的ABC (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美国电视公司)的采访中说:“我非常着迷。我的意思是,我可以告诉你任何东西里的脂肪和卡路里的含量。”因为要做一个辣妹,维多利亚的很大压力来自于减肥和保持身材,所以她只吃流质食物。但维多利亚最终开始暴食(Binge Eating Disorder),并在她的自传中描述了曾经一次吃十碗麦片粥。

你思考过与食物之间的关系吗?

  吃一直占据着人类生活中最大的部分,大多数人还会花很多时间来思考吃什么。而且我们和食物的关系也在时刻变化着:当压力很大时我们会吃得很少,或者当感到不高兴的时候我们会选择吃很多美味的食物。但是,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改变饮食习惯”来缓解压力以及情绪呢?甚至于像上面的事例那样,形成进食障碍来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

  或许很多人认为,如果是一时的心情或者压力的问题,改变饮食的习惯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只要调整好心情或者压力,便会恢复以往健康的饮食习惯。然而事实上,经研究发现,进食障碍虽然只是饮食问题中的一种,却是精神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Agras,2011)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AN)、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 BN)以及暴食症(Binge Eating Disorder,BED)。这三种病症在女性一生中的发病率为0.9%、1.5%和3.5% (Hudson, Hiripi, Pope, & Kessler, 2007)。也就是说,一百位女性中患进食障碍的人数可达5-6人(此处提醒一下,男性也会患进食障碍)。所以,饮食问题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进食障碍的三种表现

  1、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AN)

  韩国电影《301,302》中,某高层公寓302号房里住着一个严重厌食只以喝水为生的女人。因小时侯家里的冻肉库冻死一个人,她便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因而越来越排斥食物,已经骨瘦如柴了还吃不下东西,吃了东西便会吐。

  厌食症意味着你不允许自己吃足够的食物,获得你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来保持身体健康。多数时候,人们认为厌食症是由于减肥和节食,但它通常和非常低的自尊、负面的自我形象和很强烈的痛苦感受联系在一起。

  2、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 BN)

  英国的黛安娜王妃在采访记录中谈及自己和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我有进食障碍很多年了,它像一个秘密的疾病。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你的自尊处于低谷,你不认为自己是值得的或者有价值的。你每天四五次,甚至更多的次数去填满你的胃,这样你才会感觉到舒服。它就像是双臂拥抱着你,但它只是暂时的。接着你就会厌恶吃饱的胃,接着把它们全给吐出来。而且这是一个循环的模式,对自己有很大的伤害。”

  如果你有神经性贪食症的经验,你会发现你吃大量的食物,经常是因为你感到难过或担心。但更危险的是,你暴食之后会感到内疚和羞愧,并想摆脱你吃过的食物。而这个清除(呕吐)的过程会损伤食道以及胃部。

  3、暴食症(Binge Eating Disorder)

  暴食症意味着即使想阻止,你也会觉得你不能阻止自己吃。这有时被称为食物成瘾或强迫性进食。如果你有暴食症的经验,你可能是需要食物来作为情感支持、或者是依靠大量的进食来掩盖某些不好的感觉。它与神经性贪食症的表现区别在于没有紧随进食后的呕吐。

  看完以上行为的表现,可能很多人会发现,吃不仅仅是关于食物的问题。它们可以是你生活中困难的事情或者是痛苦的感受,你还会发现这些事情或者感受很难表达、面对或解决。“吃”只是作为一种方式来掩盖这些问题。

  进食问题从来不止关乎食物,困扰为何而来?

  造成进食障碍的原因不仅多样而且经常交错在一起,有时候会让人不明白它为什么就变成了问题。即使你的个人经历或者人格因素可以明确说明你的进食问题的原因,这也只是你个人的原因。所以,以下只是列举可能的因素,并不说明拥有某项因素的人一定会出现进食障碍。

  1、社会压力(Social Pressure)

  无论人们是否能发觉,绝大多数人都在被社会或者文化所影响。杂志、电影以及在网上所浏览的图片,还有广告和同辈之间的压力(peer pressure)都在告诉我们女性要苗条,男性要有肌肉和强壮。以至于不断暴露于这些压力下的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不符合“美”的标准,从而产生对自我形体的不准确评估(Fairburn and colleagues ,2003)。

  2、创伤经历(Trauma Experiences)

  有创伤经历的人们比没有创伤经历的人们更容易患进食障碍,特别是催吐行为(Ackard, Neumark-Sztainer, Hannan, French, & Story, 2001)。创伤经历包括身体上、心理上或者性的虐待,以及有亲近关系的人的死亡,或者家庭问题,比如父母离婚,或者父母特别严格,你只好使用进食来获得更多的生活控制(Steiger et al., 2010)。特别是,根据心理学教授Smolak 和 Murnen在2002年的研究中发现,30%到50%的进食障碍患者报告了儿童性虐待和身体虐待的历史

  虽然虐待通常是指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残暴毒辣的行为,但早期的被虐待经历会使被虐者形成新的受虐行为:自伤。因为催吐行为会伤及食管以及胃部,进食障碍往往与自伤联系在一起,而进食障碍的表现只是自伤的一种形式,所以无论是用“吃”的方式还是别的方式,进食障碍患者往往希望能够伤害自己。因为有进食障碍问题的人们可能联想到死亡或者自杀的感觉,而死亡的感觉也可能会使他们认为是逃离进食障碍的唯一方法。

  3、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如果你的身体健康出了问题,会使你感到很虚弱,所以你可能会改变以往的饮食习惯。而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或者身体畸形恐惧症(Hudson, Hiripi, Pope, & Kessler, 2007)。这些病症会使你产生低自尊,毫无价值或无能为力的感觉,从而发展为进食问题。

  4、不安全依恋类型(Attachment Insecurity)

  依恋理论是由英国精神分析治疗师约翰·鲍比提出,解释了婴儿与主要照料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婴儿人格构成的影响。并且婴儿期所形成的依恋类型在个人整个生命里是较为稳固的(Waters, Hamilton, & Weinfield, 2000)。

  迄今为止的研究发现,患有进食障碍的女性中不安全依恋类型的数量会比不患进食障碍的女性多(Fonagy et al., 1996; Illing, Tasca, Balfour, & Bissada, 2010)。即一个人的依恋类型如果属于不安全型,则Ta患进食障碍的几率会比安全型依恋的人群大一些。

  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包括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分别占总人口中的23%和19%(Bakermans-Kranenburg & van Ijzendoorn, 2009)。成人回避型依恋的表现是倾向于忽视人际关系,特点是会关闭自己的情感系统;而成人焦虑型依恋的表现是倾向于过多的情绪反应,对于关系的丧失非常敏感(Tasca et al., 2009)。

  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自己更好缓解?

  1、学会对自己友好

  自己对自己的厌恶会加深进食障碍的程度。而你可以做一些小小的改变来提升自信或者对身体的好感。比如邀请你的朋友在纸条上写下有关喜欢你的事情,或者去做一个按摩来放松一下。

  2、告诉别人自己真实的样子

  如果你身边的人了解了什么是进食障碍,他们会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你。当你可以与他人讨论自己真实的情况时,他们便明白了什么样的话语或者行为对你来说是禁止的,什么是对你有帮助的。

  3、练习正念(Mindfulness)或者其他的放松技术

  正念是让你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集中注意力的治疗技术。在使用这项技术时,你可以放慢速度去感受身边的每一样事物,包括你的直觉和身体上每一部分的感觉。当你投入进去之后,你会在自我的反应以及心智上拥有更好的理解。或者你也可以尝试瑜伽,它们都可以帮助你放松,以及用不同的方式去感受自己的身体。

  4、谈话治疗

  找一个治疗师或者心理咨询师来面对面讨论自己的饮食问题。治疗师会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有些集中于你日常的生活经验,有的会集中于你与家人以及你认为重要的人之间的关系,你也可以选择团体或者家庭治疗,这样更有助于让你获得外界的支持。

  5、进入医院

  如果你的体重已引起你的不适或者过轻,或者你的家庭环境很难使你调节进食问题,你便需要住院并且吃药。

  References

  Ackard, D. M., Neumark-Sztainer, D., Hannan, P. J., French, S., & Story, M. (2001). Binge and purge behavior among adolescents: Associations with sexual and physical abuse in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The Commonwealth Fund survey. Child Abuse & Neglect, 25, 771–785.

  Agras, W. S. (2001). The consequences and costs of eating disorders.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4, 371–379.

  Bakermans-Kranenburg, M. J., & van Ijzendoorn, M. H. (2009). The first 10,000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s: Distributions of adult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in clinical and non-clinical groups. 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 11(3), 223–263.

  Fairburn, C. G., Cooper, Z., & Shafran, R. (2003).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eating disorders: A transdiagnostic theory and treatment. 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 41, 509–528.

  Fonagy, P., Leigh, T., Steele, M., Steele, H., Kennedy, R., Mattoon, G., Target, M., & Gerber, A. (1996). The relation of attachment status, psychiatric classification, and response to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4(22), 31.

  Hudson, J. I., Hiripi, E., Pope, H. G., & Kessler, R. C. (2007). The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eating disorders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Biological Psychiatry, 61, 348–358.

  Illing, V., Tasca, G. A., Balfour, L., & Bissada, H. (2010). Attachment insecurity predicts eating disorder symptoms and treatment outcomes in a clinical sample of women.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8, 653–659.

  Smolak, L., & Murnen, S. K. (2002). A meta-analytic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 sexual abuse and eating disord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31, 136–150.

  Steiger, H., Richardson, J., Schmitz, N., Israel, M., Bruce, K. R., & Gauvin, L. (2010). Trait-defined eating-disorder subtypes and history of childhood abus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43, 428–432.

  Tasca, G. A., Szadkowski, L., Illing, V., Trinneer, A., Grenon, R., & Demidenko, N. (2009). Adult attachment, depression and eating disorder symptoms: The mediating role of affect regulation strategi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47, 662–667.

  Waters, E., Hamilton, C. E., & Weinfield, N. S. (2000). The stability of attachment security from infancy to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 General

  introduction. Child Development,71, 678–683.

【上一篇】:这是最新一篇 【下一篇】:剖宫产还是顺产,应该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