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当下,正值暑假旅游旺季
不少人趁着假期四处游玩,放松心情
可是,旅途中如果不注意,总有一些意外的事情,打扰了旅游的兴致,让旅行变得不那么愉快~
常见的就是“肚子不舒服”“拉肚子”
老百姓称之为“水土不服”
生活中老百姓口中的“水土不服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水土不服导致腹泻,这是生活中常见的说法
其实它还有另一个专业名字就叫做“旅行者腹泻”
今天疾控君给大家科普一下“旅行者腹泻”~
什么是旅行者腹泻?
顾名思义,自然就是在旅行中发生的腹泻,人们常常认为是水土不服导致的,不过其实这跟当地的水土耐不耐受没有什么大关联,大部分的人之所以会腹泻,是因为感染。
旅行者腹泻(travelers diarrhea)指的是旅行者在旅行期间或旅行后,1天内出现3次及3次以上“未成形大便”,并且伴有其他症状,如腹部绞痛、里急后重、恶心、呕吐、发热或大便紧迫感等。一般发生在出游的3~7天,持续时间平均3~5天。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为发病高峰,男女发病几率相等,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以热带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居高,是国际旅游业中的头号卫生问题。
为什么会被感染?
旅行者腹泻传播途径是经口传播,通常是由于吃入病原菌污染的食物、水或饮料导致,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多种病原体引起,大部分的患者,通过病原学检查可找出致病原,其中以肠道细菌感染最为常见。引起旅行者腹泻的病原体可分为非侵袭性和侵袭性两类。
非侵袭性病原体引起的腹泻,临床特征是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没有发热或明显腹痛,腹泻为水样便、量多,无里急后重,病变多在小肠,易导致脱水与酸中毒,病程一般较短。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最常见,是旅行者腹泻的重要致病菌,其主要是通过产生肠毒素,导致肠黏膜细胞分泌大量液体而引起腹泻。
侵袭性病原体引起的腹泻,会引起黏液脓血便或血性水便,且伴有较明显全身毒血症状,如发热、腹痛、呕吐和里急后重,粪便检查可见较多的炎性细胞,则病变多为侵袭性,主要累及结肠。常见的病原体为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空肠弯曲菌、产气荚膜杆菌等。某些特殊的病毒性腹泻也属此类型。
旅途中为什么会容易发生旅行者腹泻呢?
1.环境因素。不同地区的整体卫生状况不同。不同地域、大街小巷的特色食品、美食小吃品种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垂涎三尺,但一些摊点却隐藏着很大的食品卫生安全风险。
2.人的因素。人在旅途,由于生活、居住环境、条件的变化,行程安排紧凑,期间生活变得没有规律,生活上不那么讲究,许多事情都是“将就”一下,放松了个人卫生要求和警惕;同时舟车劳顿容易降低人们的免疫力,增加了病原菌感染的机会。
不幸“中招”了,怎么办?
旅行者腹泻是自限性疾病,不需特殊处理而自愈,但会影响旅游质量和心情。如果不幸“中招”,应暂停外出活动,尽量多休息,尽量避免进食生冷辛辣刺激的食品;对于腹泻较严重的人可口服思密达或者黄连素等止泻药。
如果出现下述症状,则需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1)严重腹泻,伴发热、黏液脓血便和(或)严重脱水。
(2)持续频繁排水样便和(或)伴呕吐,无法进食或充足饮水,出现脱水症状。
(3)老年人、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者和罹患多种慢性疾病的患者。
(4)持续性腹泻超过14天或症状反复患者。
去旅游,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1)做好行程规划,保持放松心情。旅途中要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有条件的可以携带便携式洗手液,便于旅行者在饮食前清洗双手。
(3)注意饮食卫生,生鲜果蔬要清洗;不要喝景点景区的山泉水,有条件的自带瓶装水;不吃生冷、刺激的食品如沙拉、麻辣烫等。
(4)不要暴饮暴食。
(5)自备一个简易的旅行药包,适当准备一些止泻药,如蒙脱石散、次水杨酸铋 (BSS)、黄连素等,以备不时之需。
疾控君温馨提醒大家:
做好行程安排,谨记卫生安全,才能高高兴兴出去,健健康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