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官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文章详细
治病走新路 消化有介入——消化内科副主任陈广林追寻介入诊疗取得新的突破
【发布时间】:2017-2-14 9:12:53 【类型】:院内动态 【点击次数】:1895

治病走新路  消化有介入

——消化内科副主任陈广林追寻介入诊疗取得新的突破

 

黄宗富

 

努力总会有收获,爱拼总会赢!这句话常挂在我院消化内科陈广林副主任嘴里。事实是彰显实力的最好证明。

113,陈广林与骨科一病区梁傅伟主任勇于创新,紧跟医学前沿,联合为骨科一病区的一名患“左腰背部恶性肿瘤并腰椎侵犯、坐骨神经压迫”的患者成功实施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下行腰背部巨大肿瘤切除+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真正实现了临床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MDT)合作“1+1>2”的愿景,同时我院开展的首例“腹主动脉内球囊阻断术”,标志着我院消化介入团队在介入治疗上取得新的突破。

当天上午,陈广林为患者实施腹主动脉球囊预置入术,介入术后送患者入手术室,由梁傅伟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下行腰背部巨大肿瘤切除术,整个手术合作非常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腹主动脉内球囊阻断术”通过股动脉穿刺,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将球囊预放置在肾动脉开口下2cm处,应用球囊导管阻断腹主动脉仅1小时,出血量便减少达1500ml以上,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大大降低患者手术风险,为其快速康复创造机会。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AAC)适用于腰胝肿瘤切除术、盆腔出血,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大出血、骨盆骨折等介入止血,操作简单,效果立竿见影,值得大力提倡。

介入治疗,简单地讲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做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创伤小、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和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目前已成为与传统的内科、外科并列的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

治病走新路,消化有介入。自2006年起,在黎振林、徐旭军、陈丽芬及秦军等科主任、专家的指导下,陈广林从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脾动脉栓塞(PSE)等血管介入开始,逐步开展各种介入诊疗。快速掌握了消化道出血栓塞止血术、DSA下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胆管支架植入术、经皮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球囊阻断静脉逆行胃底静脉曲张硬化栓塞术(BRTO)、重度溃疡型结肠炎经肠系膜动脉注药术,各种血管瘤、囊肿硬化术,肾出血动脉栓塞术。期间得到区内外介入专家,如区内专家余雷、罗耀昌、马亦龙、黄万昌、上海专家罗剑钧、茅爱武、广州专家陈勇、李名安、姜在波、赵剑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虎、胡小波等等的悉心指导。

此外, 20164月至9月,陈广林到闻名国内外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介入科进修学习,师从姜在波教授、李名安教授、关守海教授、朱康顺教授,系统学习了介入诊疗操作细节。令人称赞的是,陈广林凭着深耕细作、精益求精的技术,博得老师的好评与信赖,6个月内在该院完成各种介入手术500多台,熟练掌握了各种先进介入诊疗,完成了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螺旋式过程。毫无疑问,镀金后的陈广林必将在介入领域内再创辉煌,为我医院介入治疗发展做出贡献!陈广林治病走新路,不断吸纳介入新技术必将造福于患者!



以下是陈广林诊疗过的一些常见的介入诊疗项目,目前都可以在消化科顺利开展。



DSA下支架置入术

食管支架、肠道支架、气管支架,拓展到开展肠梗阻导管植入、空肠营养管置入术。

 

各种血管瘤、囊肿硬化术

肾囊肿、肝囊肿、脾囊肿、各种血管瘤硬化治疗

 

 

    当然,先进的技术需要多学科的精诚合作,陈广林表示,要坚持钻研微创介入治疗,在新的一年里,消化内科继续探索多学科、多技术的优化组合和联合应用,力图实现更多“1+1>2”的奇迹,为我院创三甲做出新贡献。

【上一篇】:发扬团队精神,创造医学奇迹放疗科一肝癌晚期病人放疗四年后仍存活 【下一篇】:胰胆管疾病患者的福音,消化内科向高精尖技术迈进成熟开展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